Monday, April 30, 2012

梅爾克Milk

市面上有許多描述同性戀的電影,也是社會的風氣轉換的結果。本來主流的看法是同性戀是不道德的,是一種病態。尤其是基督教的人士,以為上帝造人就是一男一女有性關係,才能生兒育女。其他的是魔鬼的所作所為。可是,魔鬼的實力還是很大,自古迄今,這個同性戀就沒有被消滅過。純淨的社會一直沒有來到現世。所以,所有宗教都只是應允在人死後得到幸福,天堂裏面就沒有那些他們斥責為不公不義,不仁非人的行為了。可惜,迄今沒有一個人能有那裡回來。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平安信他的就信唄,只要不是強迫他人要聽你的就好。

同性性交是一直有的,對於思想開放的人更是無所謂。那些有錢有勢的更是常常以你們平民老百姓可不能做,咱們是特殊階級,什麽都可以做的態度,面對社會規範是,他們大多以為小民必須像奴隸一樣遵從祖宗留下的規矩,我怎麼樣就完全看個人的心態了。大多數是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所以,那時有相公,名伶供他們嘗試那些驚奇的經驗。性本來就是特殊的事,讓人得到性滿足是不一定男女交媾的。

赤裸裸的敘述這些,主要還是說社會有多麼不切真實的生活。拍電影,搞藝術的人比較思想開放,不墨守成規。搞同性戀的因此多一些。當然也因此思考到他們同性戀受到社會的歧視,拍電影就是一個好的改造觀念的方法。好萊塢以前拍的如午夜牛郎啦,雨人,斷背山等都是,連阿拉伯的勞倫斯裏面都或多或少的描述他的同性戀傾向。被雞奸的鏡頭是好晚才釋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大多數的人對同性戀是容忍,法律上也公平對待,軍隊也慢慢改變歧視看法。。。等,都是經過好長一段時間,同性戀團體的爭取才來的。這部梅爾克就是敘述這樣的一位先行者的故事。把1970年代美國人反對同性戀的浪潮敘述的很到位。團結就是力量,經過他的運籌帷幄,同性戀在舊金山有了許多保障。

故事是記述這位對同性戀權力有貢獻的梅爾克的經歷。沒有說更早的事,而是由在紐約他39歲的時候,梅爾克偶遇一位年輕男子開始。那時候的同性戀人都是躲躲藏藏,可是擇偶時居然一看就知道有共同傾向, 如同男的追求女的一般,搭訕,參加派對,吃頓羅曼蒂克的晚餐等等,他們成為伴侶後,遷居到舊金山一處叫Castro的社區,開頭地方上也是不接受同性戀的人做生意。梅爾克對公眾事務,人性的體認煽動有他的一套,慢慢集合同志形成團體,還展現出力量,用示威啦等手段,如同60年代的美國反越戰學生一般,令人不敢忽略。 幾個好幾次失敗的政治選舉,他原來的愛人受不了離開他,可是他把那些頹廢的形象大改以後,最後一次贏得舊金山議會的理事一職。努力的合縱連橫為同性戀團體代言,喚起大眾對他們的尊重。也披露了同性戀裏面的愛恨情仇,他的一位年輕愛人就受不了他的冷漠自殺。本來就是神經質的人是很難照顧的。他也設法阻擋了一位極端的州議員對同性戀的歧視6號法案,是要規定是同性戀就不能當老師,也要被解雇。他有好多辯論觀點都是點出歧視同性戀,可能就是把你最親近的人推入深淵,很有說服力。如他接到一位在明尼蘇達州的殘障年輕人,在那位保守的佛羅里達議員安麗她通過的==同性戀需要醫療==法案後,驚慌失措的想要自殺的故事,使得他爲了這個族群的安身立命努力。同性戀畢竟是有些人無法醫療,無法改正的。

到了最後,他幾乎功成名就時,爲了在議會裏面的一些糾紛,那位保守的議員開槍將舊金山市長和他一起槍殺,結束了這個傳奇。有好幾萬的人爲了他們,燭光遊行悼念。也是不虛此生了。

同性戀的問題雖然慢慢得到主流社會的諒解,還是沒有完全的消除社會看他們是==變態==的感覺,尤其是教會團體還要在許多議題上,保持傳統的男女才能成為夫妻的信條,那些立法阻擋同性戀的傳播的事,還是層出不窮。當傳教士也是受到同樣阻力,基本上是不認同他們當牧師。可是天主教一堆戀童癖好的神父,也不見有什麽方法阻止。道貌岸然的人被揭露時,使人不知道阻擋同性戀除了使保守的人宣洩管道外,有什麽用處改善人類的生活?

男主角西恩潘演的很入味,所以拿到那一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故事也使人有所啓發,不過裏面那些男男親熱的鏡頭還真的不適應,只是,上帝造人時就是沒有那麼周到,讓凡人去幫助他們改正,目前是沒有什麽成效。我們身邊許多的朋友同事,慢慢的出櫃有一大堆人,下一代的就更多了。家長大多也看得開,可是咱們和他們遇見了就不好意思聊這種問題。同性戀的在藝術上有很好的表現,只有咱們不上道的馬總統會問那位華裔年輕設計師,爲什麽他喜歡玩芭比娃娃?真是白目,要人公開說自己嗎?他自己不提,還是不要問的好!目前社會還沒有那麼開放啊!

倒是我的一位學長,他大方的說了自己兒子一直以為是個女生,終於想法變性。他們還是愛小孩,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著名歌星雪兒的女兒就要變身成男人,許多做了祖父母級的人,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愛同性的也不少!我的學長對子女這種態度才是對的,愛,難道和他們是什麽有關嚒?

Thursday, April 19, 2012

鐵娘子--The Iron Lady


今天看了這部今年讓梅史翠普拿到最佳奧斯卡女主角的片子。因為加入了Netflix,有一個片單。列舉我要看的片子後, 每看完一部,用他附帶的信封寄回去,自動就把下一部片子寄來。我把今年那些被提名的片子都放上去,所以,正好輪到他。也還真湊巧,才看完那部桃姐電影,正在為老年人神傷的時候,這部也是一部老人回憶錄,使得感觸更深!
柴切爾夫人是我壯年時期常看到的政治人物。除了大陸的中國人沾沾自喜她被鄧小平”懾服“外,我們知道在那個通貨膨脹高的時代,隨便存錢就可以拿百分之十幾的年利息時,她和雷根,兩個保守派人士,用堅決的意志,聯合中共,對抗蘇俄。結果造成東歐共產國家瓦解。全球好像迎向資本主義右派的“正確路線”。結果世界沒有長治久安的東西,一下子,那些貪婪的華爾街,好逸惡勞的許多歐洲人,把金融危機帶到一個更大的地步,也是我們始料未及。 好像世界大勢就似一個渦輪線,旋轉回來,可是又不完全一樣!

這樣的背景下,看這位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就格外有意思。結果電影其實是在討論老人生活,女人職場的問題,那些柴切爾夫人的豐功偉業只是陪襯。而且,那種===老了,什麽人都一樣,還是有個老伴最好===的哲學顯示,至少在我的想法是以為是非常的濃厚。加上她詮釋了什麽是領袖,什麽是要臨危不亂,做好非常難做的決定的描述,還是給了人許多思考的地方!

故事是以一位已經步入老年,可能還有老人癡呆的徵兆的柴切爾夫人來記述她的許多回憶。這樣一位龍中之鳳的她由雜貨店老闆女兒,二次大戰經歷許多戰爭空襲的場景,對比那些高級淑女的訕笑,靠自己努力,進入牛津大學讀書,然後執著的她,屢敗屢戰的在政治圈,也是她喜歡的為公眾服務的領域打滾。也遇見那位她的幽默,善體人意的先生。最有趣的是她在答應先生求婚時還特別的聲明自己不是“家庭主婦”!愛她的人當然是老早就知道,於是在這種支持下,她展開她不平凡的事業。

劇中一再的有許多她幻想先生身影在她身旁的鏡頭,配合著已經退化的她,讓我們知道最愛,最支持她的就是這位同樣偉大的男士。她對雙胞胎小孩倒沒有什麽太多照料。常年在外忙的她幾乎是靠她先生才成就如此大的事業。在她上教堂無聊時可以拿個小玩意讓她紓解。還有那些建議她,改造她,使她更好的許多男同事。周遭這麼多她的貴人,加上她自己的努力,個性。才大放異彩。不過,開頭的幾年她是做的不好,一場福克蘭島嶼的戰爭,使得一切逆轉。這是一件非常值得多想的事。小布希也是在一場戰爭災難下聲望大振。這也是許多陰謀論的開始,人類是會被打仗的事影響,開頭興奮,拖太久就唾棄的行為使得野心家有機可乘。人們不太管事情的原因,好像只要打起仗,大家就自然的亢奮起來。這時,反戰的就被指為不愛國。戰者,兇事也,台灣就是在這邊緣遊走。。。。

戰爭凝聚了英國人,柴夫人的施政逐漸的得到許多人的贊許,在那種內閣制的國家,他可以執政11年,不可謂不久,當然,政治是現實的,別的困難再起的時候,尤其是歐元,歐盟等她反對的事解決不了時,她只有交棒。今天,許多歐盟的分崩離析都在她那時候的看法中。希望她不要那麼神勇的說中一切,希望歐洲還是要團結向前走的。

2003年,她最好的伴侶逝世,她就每況愈下。這種夫妻愛的顯現是那麼的自然平凡,沒有什麽太多激情,這才真正的詮釋那首==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歌的意義。這種情,這種愛,也是諸多愛情的一種。非常的英國紳士化。可是,個中滋味還是感人。

片子還有一些是她經歷北愛爾蘭共和軍的暴力革命,絕食抗議的事,那時,她是意志如鐵,毫不退讓。也經歷爆炸襲擊,幸而逃生,一位好同事也被炸身亡,或多或少影響她的堅決吧。福克蘭戰事死了的225名英國軍人也是她以為必須完成大我,不可避免的犧牲。可是,面對紀念雕像的許多細微表情,史翠普演的真好,在那時,讓反對戰爭的我也對她或多或少的有些諒解。至少,她是為她一貫的信念做出的決定吧!

這部片子,女主角的演技是沒有話說,把40以後的柴切爾夫人演的好極了。那些老年遲鈍的樣子,使我們看顧過老人的佩服極了。如同我的認知,導演是把偉大人的平凡可是有GUTS的一面表現的好。那些她退休後自己上超級市場買東西,還是習慣的觀察物價的波動,在小廚房內的喝茶,看家庭以往的照片,影片都是老年人喜歡做的。還有在幾乎全是男人的英國政界,鋼鐵般的女人真是比男人還男人呢!

Tuesday, April 17, 2012

桃姐--A Simple Life


看到這部朋友電郵來的電影,還真的蠻震撼人的,尤其是我們這種馬上也要步入那個情節的六旬人士。女主角那時候因為這部片子拿到許多獎項,也知道是演一位老年人,不以年輕漂亮性感,理性感性等我們以為的高品質或特殊品質得獎是非常的難得,一定有可看的地方。目前看到一半,心思就老早的澎湃洶湧的想把自己的感想記下。

共同的回憶是最美的,也是人類普偏有的嗜好,偶爾有一兩位,經歷過太悲慘的童年過往,封閉自己,然而,只要細心的談,每一個還是有他甜蜜的時光。常常和好友聊,我們小時候到20歲的時光是比我們後來過的3,40年,想起來都要有趣及讓人回憶。

我們未來的情景也是一個動人心弦的事,因為同年的人即將步入,別的也終將遇到。如果把這兩種東西合在一塊,那還真是賺我們這一代的笑和淚呢。不知道別的世代的欣賞角度,有一句話是一定希望他們牢記在心的,人都要走過這些生老病死的,你以為別的老人嘔心慢吞,或者失去記憶,重複說話。這些哪天可能就會到你老年時候的身上,這是一個人生的現象,你喜歡也罷,痛惡也好,都不可避免。當然,如果勤加鍛煉保養,少煙少酒的可以有多點機會讓生命不要經過拖延的過程,這只是機會大一點,也有例外的活的久,所以有的人就啥都不管,反正橫豎都沒准!怎麼不想想那些人可能保養的話會活的更好更久!也有許多人怕這怕那,注意自己身體到杯弓蛇影的地步,其實人還是重在均衡,找適合自己的路最好!

寫寫時把這部片子也看完了。非常喜歡。一部描述平凡人的簡單生活。還順便的把許多社會現象幽默的陳述,真是不簡單。劇情是說一位老傭人中風住進安養院的生活。她叫桃姐,有一個從小帶大的非常有良心的中年人劉德華把她當自己媽媽一般的看顧。劉德華很犧牲色相,裝扮樸素,演位常被別人誤以為是工人及計程車司機的影劇編輯吧。住的也是一般人的小公寓。他們全家小孩都是這位在他家幫傭60年的桃姐帶大,所以和她有說不盡的共同回憶。後來他全家都移民了,只有他回香港做事。本來桃姐還健康,手藝好的她煲湯,蒸鮮魚,鹵牛舌。。。無所不會。歲月不饒人,她70多的時候中風。心好的小主人要她還住家裡,請一位菲傭來照顧,她都不願意,志願的住進老人院裏面。

進去後,所有的接觸到的老人悲歡離合都演的入味。如家人遠離,孤孤單單的老人。兒子不肖,只有愛埋怨的女兒還是來照顧媽媽。退休的老校長看不慣那位自己吃飯都漏在桌上的沒水準老人,他也不看看那些已經都要人餵飯的老人,人的自理能力不是都像他那麼幸運的人有的。一位年輕的女士爲了洗腎住進來,反而是她的老媽媽來探望她。又一位活潑的老人堅叔精力充沛,除了在裏面追逐女人,還會去找年輕的洗頭妹,可惜荷包不足,老是借錢。照顧他們的老人院女主任也是有許多自己不為人知的故事。加上隨著劉德華職業的接觸,描述大陸人的服務啦,商場的爾虞我詐的許多故事,如演雙簧啦,扮流氓啦等事。也記錄了各種團體慰問老人院的好事,不過夾雜了許多虛應故事的現實情節。老人院自己也有一堆怪事,如如何的濫收費,給回扣等。還有劉德華媽媽回來對老家香港的感受,他姐姐和他聊的的一些小事情等等,寫的咱們每天生活,非常的透味。那幕面談管家的場景和“非誠勿擾”裏面面談對象一樣,許多現實的人把社會現象演的好看極了!

最感人的還是劉德華有空就去探望桃姐的許多點點滴滴。比親生兒子都要親的男主角是不是只有電影小說才見到啊?縱然有這個想法,還是肯定電影將人的善良面發揮,使得我們如沐春風!

最後桃姐過世,他們祭拜時,堅叔也手捧素花來鞠躬,也還可以,一點點感人。因為桃姐對他的無行不介意,讓他盡情的過他想的日子!非常寬容,她認為大家都老了,不必太多禮教束縛對待可憐人啊!

確實,老人的生活是社會的一個大的問題,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各種政府對這方面是一定要努力的。片子也影射了那些無行的年輕人,把冰庫的溫度降到死低來整這位老年人,也是伏筆讓她中風的原因吧。劇情裏面劉德華年輕就心臟動過手術搭過橋,後來非常注意飲食,素食為主!也是片子教大家注意身體的一個用意吧。這部英文名字取的好A Simple Life。講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事!桃姐那種節儉的德性,真的讓我看到我們父母和我們自己常有的行為,對我們這一代,這片值得一看。

後記:看完,查了一下,這戲還真的是一位叫Roger 的人和家裡幫傭的一段故事。許多話題都是不怕死,而是怕老病,人生有撼無憾的對比。一部戲,讓我們多注意了以前沒有想過,可是一定要面對的事是非常的有意義。

Monday, April 2, 2012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網絡作家九把刀拍了部賣座的影片,網絡的興起,造就了不少人,大陸那位蝸居的作者66就是由此嶄露頭角。還有那些被炒作出名的如韓寒,等,因為網絡上,好似是許多人都喜歡他們,然後傳到現實世界,這位刀客,也是以年輕人的話語,使得點閱率超高。然後把他的一段年輕時候的純純的愛放進書裡,拍成電影。我們在外面度假的別墅有個小型電影院正好把這部片子的DVD放來看。還算是有意思啊。

片子說的和我們的時代有段距離。也是台灣解嚴後那些上初高中的經歷。所以,雖然是年少輕狂的記錄,是有點距離。不過,世界的喜怒哀樂,恩恨情仇的元素不會因為時代不同而有太大的不同。少年的彷徨,至古有之。不是很遠的1920年歐洲的存在主義就檢討了許多,一代有一代的表像,骨之裡頭還是因為純真傻蠢和世故惡狠交錯產生的東西,披頭四曾經叫年輕人永遠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如今他們也有兩倍以上這個年紀,倖存的保羅好像就步入他們最討厭人的後塵,娶小妹妹,為富不仁的樣子!

劇情很簡單,述說他高中,大學到剛剛做事時的過程。五位鐵哥兒的荒唐歲月,夾雜著一位家都仰慕大要追求的漂亮功課好的女生。描述成年人的惡劣如教師的隨心所欲的拿他們學生出氣,還有莫名其妙的查小偷方法,引致好學生,當班長的也被處罰。這也是把他們好,壞學生拉到一塊的因素。教官這個好像專制主義的流毒被好好的取笑了。

片頭開始對每個人做了簡介。最讓人受不了的是裏面的誇張,那位勃起的傢伙透過鏡頭,是純逗人好笑,還是隱晦就有許多看法?我們以前初高中生的書包有時是很好的遮隱物,在那個一觸即發的年紀,是偶爾有如此尷尬的場面。不過,嘩眾取寵是作者非常專長的吧。然後那幕教室裏面意淫熟女打手槍的荒誕事情也是擴大咱們以前的經驗。這種事當然有,可是透過鏡頭的誇張,好像更不得了了。那時候的偷偷摸摸在銀幕上變成了英雄,或糗蛋,一定會有小孩模仿,讓衛道之士大有可議。加上劇中一再強調的意淫,光身子在父母面前,動不動的隱射話語,宅男手淫,寶特瓶的功用等,大而化之的統統放在那,鐵定是年輕人看了呼過癮,年長的有小孩的不知如何和小孩解釋這些,還是根本不讓他們看?。。。然後片子繼續描述一堆那種糊裡糊塗,懵懵懂懂的大學戀愛等生活。

當然,戲裏面也有值得深思回憶的東西,這就是九把刀掀起還算旋風的緣由嗎?還是那些胡鬧?首先是功課好的人倒底是人的全部嗎?人的好壞是只要比課本的知識,考試的成績嗎?那位第一名,考試不好時就情緒不穩,懷疑自己,實在是反映考試制度下的不足。可是如果相信考試不重要,如我高中三民主義老師簡孝質的名言==考試不重要==使得好多同學聯考這門課低分,影響志願分發,有不一樣的人生,有對錯嗎?當大點時,確實認為是不要死啃課本才能更開拓視野。然而對大多數資質平平的同學,有個穩定,一般的工作就是父母的期望。所以學校,考試,文憑等就是他們的重點思考,以為是給小孩的照料。時過境遷,咱們1970年和1997的台灣,還是如此差不多就好玩了。

第二,是他忠實的說出年輕人不以目的為重的調調,和女友分手的一個原因也是他莫名其妙的的要比賽技擊打架來發洩青少年無比的精力。女孩問他為何要做?目的是何?他都以為爲什麽什麽事要有好的,積極的目的?

最後,他也記錄了年輕人的糗事,那時候,哪一個沒有畫過地圖,撐過帳篷,看過小本,風聞或看過別人或自己打打飛機?聽過哪些壞蛋的勾當嗎?他只是把這些陰暗的東西放在檯面。強調那把槍的無遠弗屆罷了。有比以前的人壞嗎?未必。那部好早的怪片子==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描述老外的壞是更厲害呢!

男士的集體記憶如果敢說還真的不只這些。他算只限於宅男式的宣洩,也還含蓄了。我們當兵時要洗大鍋澡,大多數童子雞喜歡又害怕逛寶斗里,經過許多特約茶室,純吃茶的興奮好奇,偶爾有幾位上壘成功時,口沫橫飛的大蓋特蓋。有人一不小心中了標。。。。都是羞於啟口,不敢公開描述細節的。如今,一位九把刀突破了禁忌,也是拜台灣目前的無所不談,無所禁忌的風氣使然啊。

片子裏面偶爾的一些幽默,如知道女的和男的分手時,剩下的幾位哥兒這時可以顧了==朋友妻不可戲==的傳統,積極的追求,一個坐火車,一個開摩托車北上,當然是火車的快,所以胖子勝了帥哥,哈哈!

最後他們都做了事,成為社會的一員,也證明咱們的教育是出了些問題,既然所學不是所用,大學的意義何在呢?最後一幕搞笑,讓大家先親吻新郎,再同樣的吻新娘時,各種舌吻,超下流的動作都顯現出來是大大的搞笑,也是把==你這個老新郎,還想給我們作限啊?以你的不敢來約束我們?門都沒有====哈哈哈。就是如此結束,所以,有人喜歡有人不以為然,畢竟,年輕人應該是喜歡的。而且,沒有暴力,只有競爭的打架,比那些又黑又黃的好了許多。台灣目前一部叫艋胛的就是暴力多多,看來,沒有真槍實彈的黃和真正的色情那一個討人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