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30, 2012

梅爾克Milk

市面上有許多描述同性戀的電影,也是社會的風氣轉換的結果。本來主流的看法是同性戀是不道德的,是一種病態。尤其是基督教的人士,以為上帝造人就是一男一女有性關係,才能生兒育女。其他的是魔鬼的所作所為。可是,魔鬼的實力還是很大,自古迄今,這個同性戀就沒有被消滅過。純淨的社會一直沒有來到現世。所以,所有宗教都只是應允在人死後得到幸福,天堂裏面就沒有那些他們斥責為不公不義,不仁非人的行為了。可惜,迄今沒有一個人能有那裡回來。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平安信他的就信唄,只要不是強迫他人要聽你的就好。

同性性交是一直有的,對於思想開放的人更是無所謂。那些有錢有勢的更是常常以你們平民老百姓可不能做,咱們是特殊階級,什麽都可以做的態度,面對社會規範是,他們大多以為小民必須像奴隸一樣遵從祖宗留下的規矩,我怎麼樣就完全看個人的心態了。大多數是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所以,那時有相公,名伶供他們嘗試那些驚奇的經驗。性本來就是特殊的事,讓人得到性滿足是不一定男女交媾的。

赤裸裸的敘述這些,主要還是說社會有多麼不切真實的生活。拍電影,搞藝術的人比較思想開放,不墨守成規。搞同性戀的因此多一些。當然也因此思考到他們同性戀受到社會的歧視,拍電影就是一個好的改造觀念的方法。好萊塢以前拍的如午夜牛郎啦,雨人,斷背山等都是,連阿拉伯的勞倫斯裏面都或多或少的描述他的同性戀傾向。被雞奸的鏡頭是好晚才釋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大多數的人對同性戀是容忍,法律上也公平對待,軍隊也慢慢改變歧視看法。。。等,都是經過好長一段時間,同性戀團體的爭取才來的。這部梅爾克就是敘述這樣的一位先行者的故事。把1970年代美國人反對同性戀的浪潮敘述的很到位。團結就是力量,經過他的運籌帷幄,同性戀在舊金山有了許多保障。

故事是記述這位對同性戀權力有貢獻的梅爾克的經歷。沒有說更早的事,而是由在紐約他39歲的時候,梅爾克偶遇一位年輕男子開始。那時候的同性戀人都是躲躲藏藏,可是擇偶時居然一看就知道有共同傾向, 如同男的追求女的一般,搭訕,參加派對,吃頓羅曼蒂克的晚餐等等,他們成為伴侶後,遷居到舊金山一處叫Castro的社區,開頭地方上也是不接受同性戀的人做生意。梅爾克對公眾事務,人性的體認煽動有他的一套,慢慢集合同志形成團體,還展現出力量,用示威啦等手段,如同60年代的美國反越戰學生一般,令人不敢忽略。 幾個好幾次失敗的政治選舉,他原來的愛人受不了離開他,可是他把那些頹廢的形象大改以後,最後一次贏得舊金山議會的理事一職。努力的合縱連橫為同性戀團體代言,喚起大眾對他們的尊重。也披露了同性戀裏面的愛恨情仇,他的一位年輕愛人就受不了他的冷漠自殺。本來就是神經質的人是很難照顧的。他也設法阻擋了一位極端的州議員對同性戀的歧視6號法案,是要規定是同性戀就不能當老師,也要被解雇。他有好多辯論觀點都是點出歧視同性戀,可能就是把你最親近的人推入深淵,很有說服力。如他接到一位在明尼蘇達州的殘障年輕人,在那位保守的佛羅里達議員安麗她通過的==同性戀需要醫療==法案後,驚慌失措的想要自殺的故事,使得他爲了這個族群的安身立命努力。同性戀畢竟是有些人無法醫療,無法改正的。

到了最後,他幾乎功成名就時,爲了在議會裏面的一些糾紛,那位保守的議員開槍將舊金山市長和他一起槍殺,結束了這個傳奇。有好幾萬的人爲了他們,燭光遊行悼念。也是不虛此生了。

同性戀的問題雖然慢慢得到主流社會的諒解,還是沒有完全的消除社會看他們是==變態==的感覺,尤其是教會團體還要在許多議題上,保持傳統的男女才能成為夫妻的信條,那些立法阻擋同性戀的傳播的事,還是層出不窮。當傳教士也是受到同樣阻力,基本上是不認同他們當牧師。可是天主教一堆戀童癖好的神父,也不見有什麽方法阻止。道貌岸然的人被揭露時,使人不知道阻擋同性戀除了使保守的人宣洩管道外,有什麽用處改善人類的生活?

男主角西恩潘演的很入味,所以拿到那一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故事也使人有所啓發,不過裏面那些男男親熱的鏡頭還真的不適應,只是,上帝造人時就是沒有那麼周到,讓凡人去幫助他們改正,目前是沒有什麽成效。我們身邊許多的朋友同事,慢慢的出櫃有一大堆人,下一代的就更多了。家長大多也看得開,可是咱們和他們遇見了就不好意思聊這種問題。同性戀的在藝術上有很好的表現,只有咱們不上道的馬總統會問那位華裔年輕設計師,爲什麽他喜歡玩芭比娃娃?真是白目,要人公開說自己嗎?他自己不提,還是不要問的好!目前社會還沒有那麼開放啊!

倒是我的一位學長,他大方的說了自己兒子一直以為是個女生,終於想法變性。他們還是愛小孩,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著名歌星雪兒的女兒就要變身成男人,許多做了祖父母級的人,突然發現自己還是愛同性的也不少!我的學長對子女這種態度才是對的,愛,難道和他們是什麽有關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