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爆鼓手續
今天Netflix把我那時候定的碟片Whiplash寄到,雖然我已經在電影院看過,不過還是想那位指揮的BS到底是什麽?難道只因為我不喜歡他,對那種吹毛求疵的個性感冒嗎?追求完美是好的理想,爲什麽我對這部電影有說不出的複雜感覺呢?所以,打開字幕,再看看他吧,這次不必急,可以分段看,放到電腦裏面也可以偷偷的看,真方便細細品嘗。
這次,感覺就不一樣,對編導的功夫佩服佩服。因為裏面有好些那時候在電影院時候沒有懂的對話出現了,尤其最後他不顧一切的打鼓,我以為是給指揮難看。其實,他是反客為主,可是指揮是很欣賞他終於脫胎換骨了,還和他一起配合。這時,一股溫馨冒上心頭。
我明白指揮求才若渴,可是一直以為他自以為是。不過,我是知道世界絕對有這種天才,不是光靠大話的。可是,太多人假冒,反正說的模模糊糊莫測高深就可以唬住一堆人。戲劇當然是描述一種理想的狀況。現實上幾乎沒有可能。也就是如此才可能滿足我們渴望有這種事的心態。其實,這部戲勾起了我年輕時候幾位老師的調調呢。
我們過去的漢老師就是那種渴望教導到天才型,或者努力後可以成為大師的老師。他過世後,哀榮褒獎處處。許多同學也感懷他的啓蒙。對我就是另外一個故事。當然,他晚年和我及家裡都有交情,來到洛杉磯還在我家小歇幾天。那次,我還請了附近建築系校友一道聚餐聊天。我私自安排一個節目,就是每個人說說自己建築系畢業後到現在的路程是什麽。然後請漢先生結論下。結果,他是不慌不忙,氣清神淡的一句。。。這些過程是我老早就預見的了。你們以為來讀建築系會真的有幾個成為大師啊?我看幾乎沒有,所以改行做別的是一定。。。。
對啦,他老先生就是這種以教育培養出不世出的大師才是他的夢想。和劇中那位指揮差不多。不過那位指揮是以暴力,凌辱來激勵人,可以說是一種霸凌,才會有一位出色的學生自殺。主角也是有那種登極高峰的願望,加上他絕不後人的努力,也是曲曲折折最後才一鳴驚人的。漢先生是溫文儒雅,欲語還休型的,他以為含蓄的點化我們比較有效,還是他個性使然。回想到另外一位也過世的白先生可能和電影指揮有點像,看他評圖時那種激烈,嚇死咱們新生了。如今,俱往矣!
那時候我們的系許多聯考高分的同學考進來,以社會標準來看,資質應該是不錯的。可是,念得都是有氣無力。我們那5年,發生3次革命,一件是大三吧,大家不瞭解老胡怎麼可以如此教人,一天到晚只算樓地板指數,一點所謂設計都沒有。第2次是大四,大家還開了一個類似榮團會的聚會,大家知無不言,談談這4年自己到底有沒有學到什麽,最後一次是大五吧,畢業設計做不完,全班沒有參加畢業典禮,事後。。死當。。了一位同學時,有些同學認為不公平。嚷著要燒圖紙模型。結果我這種不諳世事的真的把東西都丟了。後來找事連。。破的服你偶。。。都沒有怎麼準備,一氣下才想出國深造。原來我從來沒有準備出國,那位當助教出國回來的陳學長也是一直勸我們不要出國。我夙興夜寐,再做作品集申請學校,我還是一去不回了。
所有問題就出在建築設計是要天賦的,于是,漢先生知道我們裏面沒有幾個可以,他教合理的設計原則就是要建立下大家基本功夫,以後做什麽,有個分析歸納能力都有益處。如果談到如何念好建築,他就沒有什麽實際的話了。大致是說要有人生的見識,常說別的行業都是英雄出少年,只有建築大師,好像都是老的人,他本身也是鑒賞力,批評 不錯,實際作品也不是大師級的吧!記得我那年寒假沒有上成功嶺,特別拜訪他問如何進修把建築學好,他也是支支吾吾,大概他是覺得我應該轉系,沒有什麽好說,或者是我年輕,根本不知道他說些什麽。也就是年輕時一口氣,我一直念下來,當然,建築是一門專業,找頭路容易可能也是原因吧!年近半百時,還是靠建築工程的底子,找事容易呢!至於做個英雄人物,5,60歲再轉行的事情不是我們平凡人能做得到的!
好啦,這些陳年往事對比這部電影瘋狂的老師,瘋狂的學生,是很有意思的,電影容易編導,讓有些人成功。實際世界裏面沒有幾個幸運的人吧。換句話說,人生寬廣的很,條條大路通羅馬,因材施教其實是當老師最重要的德行。那些不得英才而教的就懶懶散散不好好教是要不得的。教育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學習後比當初的他要更進步就是。
也想到我們多災多難的母校,最近那麼多紛爭,時代不一樣了,我想是各種原因到達現在的情況。母校入學時的同學可能就比那些精英要差一些了,學校又要靠自己的財源繼續下去,教育部又管這管那的如管制學費。。。當然使得經營困難重重。還有那麼多的校友老師公公婆婆,指指點點,誰有天才,可以扭轉乾坤呢?那個圓我們老校友夢的博雅書院,好像也是難以為繼,多可惜啊。讓眾多學生裏面多一個更上一層樓的機會都被反對人士說得一無是處,加上目前爭吵,希望這個僅有的讓我們回憶以前的制度能保留,上天賜福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