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1, 2016

布魯克林

布魯克林

好的女孩不愁沒有人要嗎?好像目前是不一定。通常男的三心二意的比較多,慣性劈腿還有生物學的依據。女生被幾個人追求是常有,她也同時愛上幾個人,就是顛覆傳統的印象!以前好像和女的有肉體關係男的就萬無一失的擁有主權?其實是有許多例外,女中豪傑是不會被這個束縛住的。

這部布魯克林電影是今年提名八部最佳影片之一。講的就是上面的故事,探討這過程。人們常說愛是沒有對錯的,你認為找到真愛,就應該勇敢的拋棄束縛,勇敢的迎接他。這是容易說說,卻難以做到的。這些束縛包括道德的,社會的,還有自己責問自己的。。人為什麼會喜新厭舊?就算是不厭舊,也沒有幾個當事人可以接受對象劈腿。這問題如果永遠如此繼續,循環不息的話,日子怎麼過呢?大致上藝術家通常自由些,工程人員保守點,人有百種個性使然,看多了也不足為奇的。

片子背景是1950年代,一位愛爾蘭的女士,離鄉背井到紐約布魯克林討生活,異鄉為客的困難,描述刻畫深入。一場教堂招待愛爾蘭移民工人的聖誕餐使人動容,一位男的唱起故鄉的歌曲使得大家鄉愁更濃。不過好的女人,當然有人追,年輕英俊的義大利裔水管工給了她許多歡樂,還私下登記結婚。本來就是一段平凡故事,接著會結婚生子過日子!

在這時和她感情深厚的姊姊在家鄉過世,她回去陪伴孤單的母親,這段日子風采亮麗的她也吸引了當地一位貴族子弟,她也喜歡對方。幾乎決定不理會紐約的先生要留下來時,故事性十足的發生了插曲,有人偶然知道她在紐約的事情,使得她掩飾不了結過婚的事實,考慮後她毅然決然回到布魯克林深愛她的人身邊。整個故事也就結束。

記得年輕時喜歡辯論愛人還是被愛的幸福。兩個男的都愛她,實在有福氣。劇中女主角在布魯克林住宿在一座全是女孩的公寓,和老婦人房東及室友發生許多互動,餐桌上的對話應該很有趣,整個戲院笑聲不斷。咱們英文差了些,似懂非懂。那些女孩個個有個性,是畫龍點睛的穿插。另外她在愛爾蘭時還是醜小鴨,參加舞會都沒有人找,到了美國一趟,整個人氣質都不一樣了,這個,據我太太說才是重點,布魯克林象徵著改變人的地方。所以,她回去是合理的選擇。我同意,這還蠻有見解的。

片子把50年代的服裝,街景,舉止描述的使人興起思古之幽情,這些就很值回票價。把移民入境情景描述的栩栩如生,在船上的一些艱苦遭遇幽默的述說。最後她回紐約時在船上還教一位要移民的愛爾蘭女同胞如何應付移民官,使得最近咱們國內大批人要來美國,同樣會碰到這種問題的場景在我腦中浮現,這種好地方吸引世界各地人來定居的事真是自古皆然。

這部片子我以為就是一般般而已,最佳影片應該不會得到,裡面讓人回到那個年代是一個看點,主角處理感情的事就不怎麼同意和了解。畢竟,是有可能人在錯誤中成長,不過,他們背景如此不同,粗工和白領總是覺得他們以後還是有段路途要走的,家庭不光是情愛就能維繫的。也許,還會有續集呢?哈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