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9, 2025
哪吒1 之魔童降世及哪吒2 之魔童鬧海
#哪吒 1 之魔童降世及哪吒2 之魔童鬧海
最近最紅的當然是哪吒2電影,票房紀錄啦,裡面的質量啦都是水準之上, 連故事都因為顛覆了我們傳統觀念的哪吒,加上台灣的電音三太子其實和哪吒也有些關係! 因此我一直找這部電影看看!網路上有許多片段,甚至就冠冕堂皇的說是哪吒2, 也知道許多跟風的,想乘機因此有人去看,各種作品評論琳瑯滿目外,零零星星的使得我如入五里霧中不知所由! 後來一位朋友送來一部,看來是哪吒1,說他出生成長的過程! 其他的蛛絲馬跡迷惑我、不知道誰真的是這部電影卡通片的片段! 好在洛杉磯也開始上演了,我迫不及待的就去看! 把兩部的感想一起說說!
我看第一集是用手機看的,沒有特別喜歡,不過編導是顛覆了我們以前熟知的哪吒故事,而且造型特別,不是一個可愛的小孩,可是看久了也習慣,欣賞那種不同感覺!故事的創意我非常喜歡、幾句口號深得我心,也是網路上常見的段子,如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仙成魔我決定,前面沒路我就踏出條路!……..雞湯似的逆天語言一定有許多人喜歡!劇中揭露人性中的善和惡, 靈與魔,其實魔和惡不是全然相同, 魔是狂狷,可善可惡.靈則全然是善!壞人因為要阻止人間之靈珠出現,萬民被福蔭保佑下,把魔丸置入哪吒體內, (這個邏輯真難懂)魔童降世.所以生出的小孩就是桀驁難馴,可是因為後天的感化,他在父母愛心庇護下長大,也具有那種善心,幾經波折知道雖然是父母因為善意騙了他, 他仍然心生怨恨!不過又看的到父親以自己性命要延長他性命,感動下終於捨身救了陳塘關百姓!
改編的故事另外寓意是檢討一個異類的人如何在群體中和人相處,特別是他缺少朋友下可以和負著靈珠出生的龍王太子成為好友,最後為了陳塘關的百姓們捨身救世,和龍太子一起犧牲,可是魂魄不散,等待著續集的故事.
第一集6年前就已經達到50億人民幣的票房紀錄! 裡面沒有特別高大威猛英俊瀟灑的人物,尤其那位太乙真人胖胖的滿口湖南口音非常搞笑! 他的坐騎寶貝居然是一頭肥豬, 哪吒也是黑眼圈,參差不齊的牙齒,動不動鬥毆打架、完全顛覆一般英雄印象!龍太子倒還好,不過頭上隱隱有角的痕跡!
看完後不覺得有那麼多優點,是部還不錯的卡通,當然也融合了「做自己」一切由自己決定的概念給中華文化以他人看法為重,起了不少清新概念!
除了這部外,搜尋到許多哪吒2電影,大部分魚目混珠,有一部50分鐘的把哪吒思念母親,可是因為只有魂魄母親無法直接和他溝通,那是裡面還不錯的模仿片子,我看出來不同主要因為那位太乙真人,仙風道骨和正版有差異,其他人物都很類似,不知道能夠出產這種質量的,為何光湊熱鬧而已! 正版的太乙是胖子,開頭不知道反而以為那是山寨版呢!
好了,終於這正版哪吒2在洛杉磯上映,週末看完,覺得是名不虛傳,裡面和第一集一樣,夾雜許多流行網路事情,加上曲折離奇的情節,讓人在柳暗花明中得到不少滿足、世界是複雜的,不是單純一個好人壞人! 裡面哪吒造型因為劇情有所變化,非常有意思,最後他成為一個英俊的美少年,符合我多年有的印象! 不過因為就是個神話,編導怎麼修正,也沒有那些把真正歷史人物改變後來的批評多吧.而且他的編法非常的引人入勝,深入的討論人性,當權者,社會制度的合理不合理. 各種隱藏在裡面的嘲諷比喻已經有許多評論在討論, 那幕把玉露桶當成尿桶,粗俗卻是引人發笑,尤其是仙翁那麼賞識,要侍女設法釀造同樣味道的甘露! 想想那種頂級料理及講求食材的美食者會昏倒!
劇情中過三關降伏三魔土撥鼠,石機娘娘及申家豹族, 那位娘娘和鏡子的對話模仿白雪公主有意思!申豹家族要歸順捉妖隊而被毀滅也是育有深義吧!
裡面那幕陳塘觀被毀滅的一幕震撼人心,尤其在屋頂上被燒焦的一家人讓人心傷,目前世界兩場戰爭不就是如此嗎?斷垣殘壁,雞犬不留!古代屠城時有所聞,現代還有就讓人懷疑人類進化的程度了。
劇情有些像西遊記,天庭收服許多世界上的妖魔鬼怪,有些動物渴望以晉身天庭修行改變命運,最有趣的是那位反派申公豹啦,描述他父親和弟弟的故事非常有意思.當然加上龍族,他們都是動物修煉出來的神通廣大,力量大了就有賴天庭處理、不過一個有問題是,不公正的天庭怎麼樣都難以讓人服氣的.捉妖隊如果落在壞人手裡也是問題.
其他劇情就不多說, 詭異的劇情值得您自己去體會.劇中不足的小事,當然以現代理性看不是那麼合理.戲劇當然誇大,人本來可以不必那麼衝動糊塗吧!其實以所有歷史看人類就是容易被人激出那些奇奇怪怪的行為,哪吒不過是裡面之一罷了!
這部卡通片的動畫是被捧得很,裡面確實很壯觀、畫面好!我家小孩是出版漫畫的,記得他用阿根廷那裡的畫家、每個畫面他都嚴格以對,不斷改進,所以他出的漫畫集Sky of Fire也是好評如潮, 每一筆每一種顏色都是精益求精,這種挑剔精神,不斷求好是一種好的習慣德性能力,希望他也看看,然後聽聽他的感想.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