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9, 2025

電影觀賞。。Maria 和638部隊和唯一女性的交響樂團

電影觀賞。。Maria 和638部隊和唯一女性的交響樂團

網飛有這幾部奧斯卡提名電影,零零散散的觀賞了,感想也很瑣碎,所以放在一起說說。
#Maria 瑪麗亞。最佳攝影

Maria是那位女王蜂安吉拉裘莉演的,是一位美人遲暮的傳記,當然由她當綱主演,這位名歌劇演唱家由年輕時德國佔領的雅典下生存的場景到她歌唱有成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可是情路走得磕磕巴巴,和那時候可能是全球首富歐納西斯的關係,特別是其貌不揚,身材矮小的他可以追到那麼多的名人美女的故事,讓我大開眼界。可惜是她終究還是地下情人,歐船王不是娶了賈桂琳嗎,最後臨終時瑪利亞探望時正宮娘娘來了時,她也只能由側門退去。裡面詆毀賈桂琳不遣餘力,似乎她和甘迺迪是一個開放婚姻一般,所以資訊的厲害,顛覆許多人的認知,但是,到底多少真實呢?

不過裡面也含蓄描述瑪麗亞年輕時候被母親送給德國軍官們做慰安婦的歷史,她的姐妹大概都有這種不為人知慘痛的經歷,妳怪誰呢,她被醫師禁止用麻醉藥物,覺得無助時要姐姐幫忙買藥物,兩個人對話也暗含那種不幸環境成長的,雖然功成名就,也永遠逃脫不了陰影。她嗓子不好後,那種想東山再起的慾望,每天偷偷再練歌劇,明明不行,卻以女傭評價來支撐自己信心,另外一位忠心耿耿的男僕為了她健康找醫生看顧,對粗暴記者動粗都引起我們好的德性的共鳴。最後她英年早逝,也不失是一種解脫。場景大致是在巴黎60年代,是有匠心獨運的攝影,還沒有看這部電影有那些提名。

638部隊,#戰地女郵 最佳歌曲提名

二次大戰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色人種絕對對盟軍大有貢獻,印度人,非洲人一起和盎莎人努力合作打敗納粹。日本帝國。不過鮮有記錄,最近也是因為文化覺醒的運動下有一些報導,黑人的Tuskegee空軍,印第安人的破解密碼,日裔在歐洲戰場的英勇,最新的一部是黑人女兵部隊,本來以為是個護理單位,結果是一個處理軍郵的單位,軍郵我是非常熟悉的,在我們那個年代,在部隊裡面的最期望就是親人朋友的郵件,尤其在需要隔離的邊遠地區。還有信件牽涉到個人隱私,不同時代,或者以安全為名時,長官當然希望知道各位屬下的思想,資訊就是力量。可以防止一些悲劇,但是也許也引起更多的悲劇或者變成一個把每個人牢牢制控的團體。

劇情沒有什麼特殊,就是黑女兵入伍訓練和她們黑女人長官和有種族歧視的白人將軍的衝突,到了出任務是分配郵件,記得以前我在前線服役時是有個軍郵系統,這些女兵們人力的把信件分門別類送到大兵手中也是功德無量的。當然也安排一場誤觸地雷,導致犧牲打場面,畢竟戰場還是戰場不論前方後方都有風險的。

所以是一部平平的電影,不過把80多年前的景色重現也是不錯的。

唯一女性大提琴手的交響樂團----我本來以為奧斯卡有提名,後來發現是台灣Vogue有錯,是有提名最佳短紀錄片,還是啟發良多

這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一位女低音(大)提琴手在60年前成為第一位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女性成員的故事。由她的經歷,看到喜愛音樂人的生活。

會個樂器是需要一些天才的,通常的是會流行樂器,尤其是吉他可以讓你晉身於摩登流行之列,我們年輕時代熱門音樂是時髦青年必須熟悉的,不是知道歌曲,不然就是會玩樂器,唱些歌曲,如果有模有樣時是人人稱羨的。真正由音樂本身得到的樂趣不知道比那些社會風潮熟重。不過人人都同意聽到動你心弦的藝術品時,心靈的悸動難以言語形容。以其為職業就是要更有感情,更有天才,更有毅力才行。

這位女士父母都是電影明星,不過她由大提琴中得到安慰,一頭鑽進去,在紐約愛樂團找到工作,是那時代絕無僅有的女性樂手。許多因此產生的不便,她還教後進,去樂器行看看那裡的老樂器。自己多年住在一間公寓裡面,應該沒有結婚及有小孩,可是生活得喜樂及平安,後來因為房子老舊漏水,決定搬去另外一間。她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幾把大提琴,還有無數的剪報照片資料,由一個年輕美麗的樂手直到已經87高齡的老婦人,可是她對音樂的熱愛,洋溢言表,大提琴基本是一個陪襯的樂器,她樂於和大家一起演奏出悅耳的音樂,不在乎做首席明星級的樂手,我也想到華裔大提琴手馬友友, 他的大提琴單獨演奏安慰了多少不平靜的心靈。是不同的路吧。

就如此,我的一些休閒時的娛樂,看了可以啟發自己的電影,這也是一樂也。

後記: 查了下,她是低音雙貝斯提琴,片子一些地方說是23年就出了,不知道怎麼算24年的提名。 轉….. 雙重低音提琴(Double Bass)和大提琴(Cello)都是弦樂器家族的重要成員,但它們在尺寸、音域、演奏方式以及角色等方面有許多不同之處,以下是詳細的對比:

一、尺寸 • 雙重低音提琴:是弦樂器家族中最大的成員,通常高約180 - 200釐米。演奏者通常需要站立或使用高腳凳來演奏。 • 大提琴:尺寸較小,高度約在120 - 130釐米左右。演奏者一般坐在椅子上,將大提琴夾在兩腿之間演奏。

二、音域 • 雙重低音提琴:音域最低,通常從E1(樂器的最低音)開始,音域覆蓋低音區和部分中音區,聲音深沉、厚重,能夠提供樂隊的低音基礎。 • 大提琴:音域介於中音區和高音區,最低音是C2,最高音可以達到高音區的C6或更高,聲音圓潤、富有表現力,既可以演奏旋律,也能擔當和聲角色。

三、演奏方式 • 雙重低音提琴: • 弓法:弓法通常比較厚重、有力,以適應其低沉的音色。演奏時弓的壓力和速度需要根據樂曲風格進行調整。 • 指法:由於琴弦長、音距大,演奏者的手指跨度需要更大,換把的距離也更遠。 • 演奏姿勢:演奏者可以選擇站立或坐著演奏,使用高腳凳來支撐身體,保持舒適的姿勢。 • 大提琴: • 弓法:弓法靈活多變,可以演奏的快速跳弓、連弓等技巧,音色變化豐富。 • 指法:指板相對較短,手指跨度要求相對較小,換把動作更為靈活。 • 演奏姿勢:演奏者坐在椅子上,將大提琴夾在兩腿之間,用大腿和身體支撐樂器,保持穩定的演奏姿勢。

四、角色 • 雙重低音提琴:在樂隊中主要擔當低音聲部的角色,為樂隊提供堅實的低音基礎,支撐整個樂隊的和聲結構。在爵士樂中,它也可以作為獨奏樂器,演奏即興旋律。 • 大提琴:在樂隊中既可以演奏和聲,也可以演奏旋律。它在弦樂四重奏中經常擔當重要的旋律角色,其音色圓潤、富有表現力,能夠很好地融入樂隊的整體音色中。

五、樂譜記譜 • 雙重低音提琴:通常使用低音譜表,有時也會使用次中音譜表來記譜。由於其音域較低,樂譜中的音符通常比實際音高高一個度八記譜。 • 大提琴:主要使用低音譜表,當演奏高音區時也會使用中音譜表。樂譜記譜與實際音高一致。

六、外形結構 • 雙重低音提琴:外形與其他弦樂器略有不同,它的肩部通常比較平直,這有助於演奏者在演奏低音區時更容易按弦。琴身比較寬大,琴頸相對較粗。 • 大提琴:外形與小提琴相似,只是尺寸更大。肩部呈圓弧形,琴身比較窄,琴頸相對較細。 總之,雙重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在弦樂器家族中各具特色,它們通過不同的音域、音色和演奏方式,共同構建了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