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9, 2021

7-31-2017#鄧克爾克撤退

我非常喜歡氣勢磅礴的戰爭片!那種以宏觀的角度,自己幻想指揮著千軍萬馬,所有人的命運都在冥冥中決定的感覺!亂世中人如螻蟻般求生存永遠是宿命吧!二次大戰是我們父兄親身經歷的,那些犧牲的英雄使人肅然起敬!約40年前在當兵的金門就看過一部鄧克爾克的片子,一位法國長得醜醜可是性格的Jean-Paul Belmondo貝波演的!如今劇情都不記得,只曉得演位法軍的和一位戰友坐在空無一人的沙灘的景色!不過因此我看了許多鄧克爾克撤退的故事!這次又拍了同樣歷史背景的電影!當然就找時間去看看啦!

有些朋友已經看過,好評如潮,票房也很好!我看的時候大部分是蠻感動的!不過也對劇情有些缺憾覺得不夠理想!怎麼說呢?您有興趣就繼續看我的感想吧!

故事分成三種情節,由陸上,海上,空中,看這次敗中求全的歷史。然後互相關聯下,手法尚可。陸地上的故事居然也是由一位如驚弓之鳥的小兵開始!和偶然遇到另外一位離群的兵士在鄧克爾克撤退的沙灘上找個隊伍可以上船回到安全的地方!這種以小人物勇敢懦弱的對比是很人性化的,對照在沙灘,木製碼頭那裡的被德國飛機攻擊,隨時隨地就死了的場面,那有英雄呢。結果找到一位在擔架上受傷沒有死被遺棄的士兵,兩人同心協力的把他抬到救護船上,戰爭時,還是有人道精神讓傷者先行。本來以為他們要取巧先上船,不過他們猶豫後沒有留下,出來躲在碼頭甲板下面等機會。

福禍相與的概念在這裡好好的發揮了,救護船接著就被擊沈,然後一堆落水求救的人和他們在一起被接到另外一艘船,飽餐一頓後,那隻船又被攻擊沈沒。他們是主角當然沒死,回到沙灘遇到一班士兵,就跟著走吧,找到一艘擱淺在沙灘的小船,全部人躲到船肚,沒有多久外面敵人開火,一堆彈孔,加上漲潮後飄到海上,快沈沒時被來到的英國漁船救起。這些可是最沒有意思的地方,一堆人躲在船內,也不放哨,敵人槍都不知道那裡打的,就是不太合理。其中還來一段懷疑那位不講話的士兵是德國間諜的無聊情節。應該是減分啦。當然全體生還成員到了英國坐火車時,群眾歡喜鼓舞的鏡頭還算感人。

對比這些,那位民間一家開船去法國營救英法軍人的故事就有意思多。由於有近40萬英法軍隊困在海邊,邱吉爾首相命令動員所有可以動的大小民間船隻去載運人員。這一家三口在爸爸的率領下毅然前往。中途救了一位墜毀在海上的飛行員,不過他極端害怕,不願意隨船再去鄧克爾克,老爸很體諒軍人在戰場上的反應,不過因為爭執,居然使得他17歲的小孩因此摔成重傷死去。他們依然去完成使命,救了數十位沈船的人,把另外一位英勇的飛行員,千鈞一髮的也由沉機中救出,還有包括那兩位陸軍小兵。

空中就表現英國空軍的孤軍奮鬥,沙灘,海上都是德軍的飛機轟炸掃射,終於有三架一組的英國空軍出現,他們油料都不足還是奮戰不懈,陸陸續續都被擊落,之前在緊要關頭也擊落德機,使得沙灘碼頭上的友軍歡呼不已。最後一架終於耗盡燃料降落海灘被德軍俘虜。這些空戰的片段,有些太長而且和其他情節交互轉換,我沒有什麼興趣,首先是人都不知道是誰,頭盔護目鏡戴上時都差不多,互相追逐,追尾開機槍射擊是那種螺旋槳飛機的常見場面。導演安排在適當時候擊落敵機使大家興奮下是常見的手法。裡面一下白天,一下晚上的,安排的也不盡合理。空軍當然都是白天作戰。船沉場面就有許多在晚上,格外使人感覺戰爭的恐怖。

片中也有一些指揮的大官出現,幾位英國演員表達他們在戰場指揮的憂心忡忡。那幕無數小船出現的鏡頭,真的非常使人興奮。英法士兵看到德機被擊落會歡呼,小船出現時也歡呼,人之常情吧。我都有歡呼的衝動。

劇情對法國軍人就描述不多,那位被誤會成間諜的好像是法軍,英文不太行,偶然冒充成英軍,(以後查查到底怎麼會事,英文聽力有待加強,哈哈)其實都是盟軍,可是英國還是以英軍撤退為優先。我也發覺法軍鋼盔上面有一道突起的線,如同古羅馬的頭盔,可是沒有那麼高。。。。想到國家被消滅後,當然只好看別人眼色就有些感傷。英國還好有海峽阻隔,幸保不被勢如破竹的德軍入侵。和我們中華民國藉著台灣海峽暫包了一甲子的平安也有些相似。 這部片子還是不錯的,我一看到成千上萬無助的軍人被困,任人宰割,就悲從心來。敵機又掃射又投彈殺害對方軍隊是戰爭一定的行為,也許也是歐洲在這麼慘痛經驗後,拒絕這種好戰思想吧。重創救護船使得許多護士和醫生喪生也是悲戚。真的,這麼大規模的人類互相殘殺的歷史要永遠記在史冊,讓子孫後代牢記教訓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